Saturday, 4 December 2010

国民型中学问题与挑战‧方天兴:华裔生比独中多‧应珍惜国民型中学

星洲日报‧2010.12.04

(檳城4日讯)华总会长丹斯里方天兴希望华社,不论是党团,各造都应主动並好好珍惜国內78所国民型中学的过去、今天与未来,给予关心和实际的维护行动。

他提醒说,根据2009的数据,国民型中学共有12万4916名学生,其中94.24%为华裔生,而这数据比同时期拥有6万零490名学生的独中多。(超出一倍之多)“即使政府少关注,以华裔学生为主的国民型中学绝对不能够、也不应该是弃婴,不论是华小、独中或是国民型中学,只要有华裔子弟就读的学校,就应该获得关注和照顾。

须全心全意去爱
“在对子女们的爱不能分彼此的大前提下,我认为我们对国民型中学的爱,不能只是从旁去爱,而必须是全心全意去爱。”

方天兴是於今日为《国民型中学问题与挑战》全国研討会主持开幕时说,根据统计,大马华小每年平均拥有60万名学生,毕业生约10万名,除了一两万名毕业生升上独中外,扣除一小部份輟学者,当中85%至90%都是升上国民型或国民中学,其中以国民型中学佔绝大多数。

政府仅“承认”74所
方天兴也促请教育部正视以及釐清有关隶属该部的教育策划及研究组在一项调查报告中,竟然鑑定或“承认”全国只有74所国民型中学(而非华社確认的78所)的课题,给予华社一个明確的交代。

他也吁请所有78所国民型中学校方与各机构,从速確定和釐清本身的国民型地位。

他说,可能是基於教育部一些官员在行政上的偏差,以含糊的“技术问题”为由,竟然不承认一些国民型中学的地位,以致从中刪减有关中学华文课节数的严重问题。

他担忧这类“不承认”的动作或动机,会否进一步蔓延或扩大,这是值得华社高度关注和监督的。

教部应合理对待与资助
董事部地位须获肯定
方天兴吁请教育部肯定及强化国民型中学董事部的歷史地位以及今日在学校发展和行政上所扮演的积极角色,同时在国民型中学硬体建设方面,给予董事部和校方合理对待与资助。

因此,他认为,不论是从何种客观或主观角度来检视详研,国民型中学不只不能被视为“弃婴”,甚至还要正视、关注,以及爭取其生存、地位和发展的空间与大方向。

这项在檳州华人大会堂举行的研討会是由森华堂、隆雪华堂、檳华堂、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教总、林连玉基金及校友联总所联办。

出席研討会者包括了檳州华人大会堂主席拿督蓝武昌、《20年行动方略》委员会主席陈友信、《国民型中学问题与挑战》全国研討会工委会主席张金祥、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顾问彭运明、主席吴文宝、董总副主席许海明局绅、校友联总副会长李子强、林连玉基金副义务秘书吴建成、隆雪华堂副会长郑淑娟、檳城华校教师会副主席谢果磬、大山脚国会议员章瑛、马来西亚留日同学会总会长潘力克、南大校友会会长孙勇南等。

蓝武昌:关怀独中之余
华社须关心国民型中学
另一方面,蓝武昌呼吁全体华社组织,在关怀独中之余,也关心国民型中学,一条心地支持华文中学的发展,面对一切挑战,解决国民型中学的困境,使之得以永存。

“在政府偏差政策下,国民型中学面对种种限制,促请政府消除国民型中学悬而未决的问题,是我们的要求;解决问题而协助华社和国家培养人才,是我们的目標。”

彭运明:应设联合团体
力爭国民型中学权利
主讲人彭运明认为,国民型中学应成立一个联合团体,和其他华团共同努力,以进一步加强爭取国民型中学所应得的权利。

他说,在重重困境中,国民型中学的维持和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有赖於董事会、家协及校友会的努力与坚持。

“可惜的是,目前还没有一个体系真正代表国民型中学,各校的董事部各自操作,用自己的力气去解决问题,这是很吃力且往往效果並不理想。”

至於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中难以在华文科考获好成绩一事,彭运明说,这不但影响学生学习华文的意愿,更对华小师资的来源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他指出,国民型中学校长理事会已向副教育部长魏家祥及考试局反映此现象,然而,至今未取得当局回应及瞭解真正原因所在。

陈友信:华教运动伙伴
另一名主讲人陈友信认为,国民型中学可重新定位为华教运动的同盟军,但华教运动主次角色有分,其主力依然是以华文为行政及教学媒介的独中及华小,国民型中学及国民中学的母语班及华文学会,则是大马华教运动的伙伴。

他甚至建议,国民型中学许多课外活动可与华文独中联办或一起参加,让不同背景的学生有机会推动中华文化、互相支援及互动学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