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9 January 2011

《教总2010年华小课题回顾》报告‧教总:儘管执行上放鬆‧政策没变华教阻难不断

星洲日报‧2011.01.09

(吉隆坡8日讯)大马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指出,回顾过去一年,政府在一些措施的执行上对华教有所放鬆,让人以为政府的政策有所改善,其实从华小面对的种种问题来看,政府的教育政策根本没变,华教依然在风雨飘摇中,华教的发展和生存,还有赖於华社的支持和捍卫。

“到目前为止,国家教育政策並没有做出任何改变,大家担心这只是因应政治需要的权宜之计;因为只要和国小做比较,就可马上察觉华小在政府政策下的‘二等地位’。”

华淡文教育排除主流外
教总今日发表《教总2010年华小课题回顾》报告说,政府一再强调必须推行教改,遗憾的是,政府没改变其单元化的国家教育政策,继续强调国民学校是全民的首选及政府优先发展的学校,换言之,华文和淡米尔文教育还是被排除在主流外,华裔和印裔族群对母语教育的需求继续被当局忽略。

“在这环境和背景下,华教,特別是华小的发展依然是阻难不断,除了继续面对师资短缺、拨款不足、建校和迁校困难重重等种种老问题,教育部也不时提出或推行一些不利华小的建议和措施,导致华社为了捍卫华小的权益而疲於奔命。

“当中一些问题在华社的力爭下得以解决,但也有一些措施被当局强制推行,而且层出不穷的行政偏差更是让华教工作者防不胜防。”

报告说,华社要政府明文落实公平对待各族母语的教育政策,並在执行上加以贯彻,通过政治关係处理华小问题(如华小低年级国文科教师问题),甚至沦为乞求和施捨(如在补选期间才获拨款)是非常不合理的;华小许多问题需通过政治管道解决,说明了政策不公平,也显示华小被边缘化的事实。

政局及民心思变压力下
一些华小课题有改善
报告指出,隨著国內政治局势演变及民心思变的压力下,政府也在一些华小课题作出一些改善,如拨出9千500万令吉作为2008年大选承诺兴建6所新华小和搬迁13所华小的费用,但校地问题却没有获得妥善处理。

“在第十大马计划下,每月拨给政府资助学校(约三分二华小属政府资助学校)最高2千令吉水电费津贴,和过去相比有些改善,但若和政府学校(绝大部份政府学校都是国小)水电费直接由教育部通过‘中央付款制度’来支付比较,却变成不平等待遇。”

对於华文独中,政府的政策似乎开始有鬆绑的现象,包括颁发奖学金给50位统考成绩最优秀的独中生、可以统考成绩申请国家高等教育基金贷学金,以及允许独中生以统考成绩申请师范课程。

报告说,这和华社的期望还是有很大距离,因为华社要求一视同仁对待各源流学校,公平发展各族群母语教育,包括全面承认统考文凭以及批准增建独中,而且必须从教育政策上做出根本的改革,给予明文保障。

“沈慕羽说过‘华教尚未平等,同道仍须努力’,这也正是华教当前的情况,因此,华社力量的凝集,共同爭取华教的权益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是全体华社必须共同努力来加以促成的。

“我们也须促使政府认真看待和妥当处理华教问题,教育问题涉及国家整体利益,是政府不能推卸的责任,这也是我们对2011年华教发展的期许。”

淡化考试没落实
保留UPSR教改失良机
报告说,政府要淡化考试的教改並没在具体行动中落实,尤其在废除小六评估考试(UPSR)的课题上,虽然站在教育最前线的校长和教师组织都认同废除UPSR的建议,但教育部最终还是保留这项考试,错失了对国家教育制度大刀阔斧的改革良机。

“大马的教育制度过於偏重考试,忽略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均衡发展,这是个不爭的事实,政府也很清楚国家教育的困境,因此提出了教育改革的计划。

“这也让我们看到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因此如何灌输社会人士正確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可说是教改过程中非常大的挑战,这也是政府必须给予正视的。”

虽然教育部决定保留UPSR,但教总会加强推展素质教育的工作。

华小拨款问题‧遇大选补选才派糖果‧华小没获公平拨款
报告说,政府把拨款政治化,因为往往在大选或补选期间,华小才较有机会拿到拨款,例如2010年的两场补选,政府就拨给华小1千480万令吉,华小拨款问题需通过大选或补选解决,说明了华小没获得公平对待的事实。

“一直以来华小都面对拨款不足的问题,以致华小必须自行筹款建校或进行维修及其他硬体建设的工作;然而,政府却对华小长期面对拨款不足的问题视而不见,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多次公开发表政府支付华小老师薪金的言论,並强调政府没边缘化华小。

“事实上,为各源流小学支付教师的薪金本来就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而不是一种恩惠,因此,教长不应本末倒置、混淆视听。”

报告指出,华小也面对行政拨款不足以缴付水电费等常年开销的问题,由於政府没有为政府资助学校推行“中央付款制度”,导致政府资助学校必须以行政拨款来支付水电费等常年开销。

“这是一个存在已久的事实,霹雳和吉打州政府先后为州內的政府资助学校缴交水电费,正好说明教育部行政拨款的不足,而需要额外拨款给予协助。

“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一样享有同等数额的行政拨款,因此,但政府学校却不需负担水电费,而可用作其他方面的开销,这显然是非常不公平的。”

华小师资问题‧华裔申请师范被拒者多‧师资培训欠妥善规划
报告说,华裔子弟申请师范课程的人数日益增加,且远远超出当局所要录取的人数,教总每年都接获许多申请者的投诉,並积极协助他们上诉,但效果不大,最后还是有许多申请者因名额有限而被拒绝;在2010年,通过教总上诉的华裔子弟人数就有1千200人左右。

“据教育部统计,通过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教育学士课程(PISMP/KPLSPM)及假期师训班(KDC)所录取的华小师资人数从2006年的649人增加到2010年的3千258人;在2006至2010年的5年间,教育部共培训了8千832名华小教师。

“虽然华小师资培训人数已增加,但统计,2011年新学年华小所需的临教人数为2千288人,显示华小还严重缺乏师资,必须聘请临教;教育部增加培训华小师资的数量是可喜的现象,也是华社长期努力爭取到的成绩。”

报告指出,教育部没妥善规划华小师资培训计划,是导致华小师资短缺的关键,许多符合条件的日间师范课程申请者根本不懂被淘汰的原因,而假期师训班也有许多符合条件,且执教多年的临教被拒於门外,反而是执教不久的临教被录取。

擅自更改申请者组別
“申请师训过程中出现许多人为偏差,包括擅自更改申请者的组別,如把华小组申请者改去国小华文组或淡小英文组,而且在上诉后教育部根本不加理会,华小组申请者被调到非华小组的问题已年復一年发生,但问题始终没获得解决。

“KPLI课程华小非华文组学员没副修华文的问题,也引起学员和华社的担忧,因为这不符合华小以华语作教学媒介语的需求,也担心毕业后不被派到华小执教。”

华小国文师资问题‧达最佳教学效果‧应培训双语国文教师
教总吁请教育部培训主修华文和国文的双语教师,以负责教导华小国文,確保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並全面提昇华小学生的国文水平;此外,教育部也应为拥有教导国文科经验的华小双语教师举办“转换教科特別课程”(Special Conversion Course),以承认他们教导国文科的专业资格。

教总认为,隨著教育部明文规定华小一二年级,以及微型华小的国文教师必须懂得双语,因此,教育部也应培训具备双语能力的国文教师,以符合华小的需求。

“教育部曾经表示要为华小培训具备双语能力的国文教师,不过却迟迟没有加以落实。”

报告说,內阁早在2001年1月就已作出“华小低年级国文科必须由懂得双语教师教导”的决定,但將近10年內,教育部不曾发出通令,以明文规定各州教育局必须遵守內阁的有关决定,导致多年来一再发生州教育局以没有接到通令为由,派遣不諳华文的国文教师到华小执教的事件。

“2010年10月份,就传出有2千名不諳华文的国文教师將被派到华小执教的消息,引起华社担忧並加以反对,因为在目前的华小师资培训制度下,大部份国文教师都不具华文资格。

“在华社极力爭取下,內阁在2010年11月的会议上再次確认华小低年级国文科必须由懂得双语教师教导的决定,教育总监在新学年开学前发出通令,问题才告一段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