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5 April 2010

麻县、礼让县园坵华小:勤德再苦都要走下去……‧仅48学生难逃关闭命运

今年度,勤德的新生人数亦有新突破,达到11人。(图:星洲日报)

在峇吉里巴口区共有两所华小,一所为辅南学校,拥有千余名学生,另一所是勤德学校则仅有48位学生;同是华小,命运却各异,予人小〝校〞见大〝校〞的感觉,规模大不同!

不过,巴口人对两所华小的情意结,由始至终剪不断,各社团神庙组织,每年都会给予这两所华小捐款,让辅南及勤德继续为巴口人培育英才。

这两所华小,相距约有两公里之远,辅南建於人口密集的巴口新村,勤德则座落在峇吉里路通往永平路的油棕园內。

须路经红泥路到校

进入勤德校园前,必须路过一条损坏不堪的红泥路,车子缓行中不停摇摆。每天大清早,此校校长吴楚楠和老师们,都不厌其烦地驾驶汽车到学校去;虽行驶在损坏的红泥路上,但,那一份对教育的热忱,心中仍对勤德抱有一线希望,未来之路可通往一条康庄大道。

老师们的默默耕耘,也让勤德於2008年荣获小六评估考试〝全柔最佳进步奖〞,这奖项为董家协及校方注入一支强心剂,越走越坚强,誓要把勤德办好,不辜负巴口华社的苦心。

诚如董事长杜镇业所言,勤德再苦都要走下去,不搬迁;除非零学生,那才另当別论。

每年,来自巴口新村边缘地带的家长,都会把孩子送往勤德,一些巴口新村的家长,亦是如此。虽然,每年新生人数不多,却足以让勤德逃过被关闭的命运。

增添电脑设备学生受惠

小小勤德,要创造大大光芒!今年,此校增添了电脑设备,让学生掌握科技资讯,老师一位也不缺,共有9人。也因此,此校今年摆脱了从创校一开始便实行的复级班,每个年段皆各別开班上课,那更利於学生的学习。

今年,是勤德再转变的一年,家长们也对此校的办学越来越有信心,以致今年的新生人数达到11人,那对此校而言是好现象。

杜镇业:申请地段作往后发展

董事长杜镇业表示,该会已向校地旁的地主申请保留2英亩地段,以作为此校往后的发展用途。

他希望,此校能保留在原址,一旦往后学生人数增加,將展开建校计划,让巴口续拥有两间华小。

询及该会如何吸引家长將孩子送往此校,他说,该会给予全校学生23令吉巴士津贴,家长则自行缴付15令吉,以接载学生们上下学。

他表示,全校48位学生皆乘坐巴士到校,为此,该会在这方面於每个月的费用达千余令吉。另外,该会也推行免费食物计划,以及收取廉宜补习费。

为了让学生吸取更多课外知识,校方免费影印参考书予学生,减轻家长的负担。

他也感激巴口各社团及神庙,每年都捐款予此校,让此校得以应付各项开销。

吴楚楠盼前路出现光明

在勤德掌校已有10年的吴楚楠校长,对勤德的一份情已非常深厚,现年已56岁的吴校长,再多两年便要告別杏坛,而他更盼勤德未来之路出现光明。

居住在巴口新村的吴氏认为,学校规模虽小,但教师们非常合作,以致教学极为顺利,那对学生的学习有莫大帮助。

他也感谢董事会对学校的关心,推行与爭取了不少款项充作发展。

学生人数无法突破70人

创校64年以来,勤德的学生人数皆无法突破70人,最高为69人,最低则仅有19人!这一路走来,是苦中却坚持,以期勤德不被关闭。


杜镇业:董事会不会让勤德迁至他处,除非勤德演变至零学生则另当別论。(图:星洲日报)


从创校一开始,勤德便採取复班制教学,惟今年则採取单班制,更利於学生的学习。(图:星洲日报)


吴楚楠掌校已有10年,对勤德的一份情非常深厚。(图:星洲日报)


创校於1946年的勤德华小,位於峇吉里通往永平路8英里半处,欲前往此校的人士须加倍留意设於大路入口处的招牌,否则不易寻获此校地点。(图:星洲日报)


小小勤德,要创造大大光芒!即使再苦,董事会坚持走下去,力挽学生人数减少的困境。(图:星洲日报)


学生在图书馆借阅课外书本增进知识。(图:星洲日报)
在政府的拨款下,校方重建教师办公室,让教师们拥有更舒適的环境。(图:星洲日报)


篮球和羽球场位於学校后部,供学生们体育用途。(图:星洲日报)


进入勤德校园前,必须路过一条损坏不堪的红泥路;惟董事会已向教育部提出舖柏油的申请,希望会有著落。(图:星洲日报)

星洲日报/大柔佛‧2010.04.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