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3 November 2010

国民型中学困境与挑战:拨款不足‧入不敷出‧国民型中学发展受限制

星洲日报‧2010.11.23

根据改制条件,国民型中学可获得行政津贴和资本津贴(CAPITAL GRANT),但政府只给行政费,没提供资本拨款,以维修学校、买桌椅及进行扩建,导致学校发展受限制。

与此同时,国民型中学经常面对政府拨款不足问题,仅是学校水电费拨款就面对“入不敷出”的局面。

建分校或二校皆陷两难
一般上,国民型中学若要扩建或搬迁都要对外筹款,甚至自行物色適合地点,对於“入不敷出”的水电费或学校维修费,通常由家协和董事部每年供给。

隨著多所国民型中学拥有出色表现,造成这类中学的学生来源爆满,只是,如今他们不管是增建分校或二校都面对一个两难的局面,即分校,一位校长要掌管两校分身乏术,二校,或面对不被承认为国民型中学的困境。

此外,地主要求收回校地作发展用途,迫使相关国民型中学必须搬迁,让相关学校面临是否要转型成为全津贴学校的选择,更突显了国民型中学犹如华小般,拥有千丝万缕的问题……

陈友信:若要分校受承认
须同一校长管理
隆雪华堂会长陈友信坦言,如今的国民型中学面对一个发展窘境,若要分校受承认为国民型中学,必须由同一名校长管理,否则就要接受新增设的二校被列为国中。

他披露,华社的概念是母体既为国民型中学,那么孩子也自然是国民型中学,所以努力增建二校,但教育部却指在新教育法令下,没有所谓的国民型中学。

他表示,若国民型中学要继续扩展,就必须以分校的形式设立,但分校就面对一位校长管理两三个地方的问题。

他以芙蓉振华国民型中学及其分校为例,虽然两所学校相距7公里,但为了要確保分校受承认为国民型中学,所以只由一位校长管理,这是很劳累及让人头痛的事。

他认为,国民型中学的发展面对窘境,是因为华社没有给予他们支持,有些董事局孤军作战,在面对种种挑战、压力与经济负担时,毅然选择把校地捐给政府。

文冬公教国民型中学:
教会收回校地面对搬迁
文冬公教国民型中学面对天主教吉隆坡总教会要收回校地,学校可能在政府协助迁校下,转型为国民中学。

文冬公教国民型中学於1957年,由天主教会兴建及名为公教独立中学,后在1962年改制为国民型中学,校地和建筑物属於教会所拥有,行政则依据政府所规定的程序。

可是,隨著文冬县教育局於2008年接获天主教吉隆坡总教会来函,要求公教中学於2012年12月31日前搬迁,以把有关地段作为其他发展用途,让该校面对搬迁的问题。

目前,该校共有567名学生,87%的学生来自华裔家庭,10%是马来同胞,以及3%是印裔。

为了解决避免迁校问题,董事长林枝辉曾向天主教堂总会献议购买校地,唯总会不愿出让;而兴建新校舍的费用为2、3000万令吉是一笔庞大数目。

政府助迁校或转型国民中学
隨后,文冬县教育局长刘金松为家协大会主持开幕时向家长大派定心丸,表示当局已在公教中学附近物色新校地,如果家长同意迁校及將该校转型为国中(全津贴中学),政府將全力负责建校工作,否则一切搬迁及建校工程由社会人士负责筹办。

家教协会也曾就此事,两次分发调查问卷予家长,但反应冷淡,最后家协於今年10月召开特大,並在63名家长及教师出席中通过两项议决,即分別以47票及40票通过赞成搬迁及转型的决定。

彭运明:盼国民型中学如全津学校
水电费应由中央付款
彭运明说,国民型中学也和半津贴华小一样面对拨款不足的问题,如水电费拨款不敷使用。他说,教育部从明年开始为半津学校缴交每月最高2000令吉的水电费,这对小型学校来说是足够,但一般上,国民型学校属於大型学校,2000令吉杯水车薪。

“我们要求一视同仁,国民型中学的水电费像全津学校一样,全由中央付款制(Sistem Bayaran Pukal)处理。”

他说,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针对这个课题搞了两三年,而且教育局最近再次向学校索取学校水电费资料,但还没有明確的解决方案。

尊孔国民型中学:
节省水电不需自掏腰包
尊孔国民型中学有自我一套节省水电方法,加上掌校人有效的管理方式,因此董家教不需要掏腰包以补贴学校水电费。

该校董事长丹斯里郑福成指出,其实政府给予的水电费拨款是否足够,掌校人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包括如何申请政府拨款及善用有关拨款。

他说,该校曾有一名校长不时叫董事部出钱,但他们从不知道那位校长把钱花在哪里,直到换了校长后才清清楚楚所有账目。

他表示,其实所获得的水电费津贴不够,校长应该自行去想办法,如善用剩余的装修或维修拨款,当然,掌校人也必须有计划申请拨款。

他说,该校董家教、校友会及校长等,每2、3个月开一次会,並在开会的2週前,將议程寄给相关人士,而他在会议结束后会与所有人共进晚餐,促进沟通与瞭解。

芙蓉振华国民型中学:
设分校同一校长管理劳累
芙蓉振华中学是森州唯一分为总校和分校的国民型华文中学,除了只有一位校长掌管两校,政府也只拨款给总校,分校分文不获,以致一笔拨款两校用,常常出现钱不够用的状况。

芙蓉只有振中一所国民型中学,在未设立分校之前,该校新生年年爆满,学额不够应付华社需求;在申请多年之后,终於在6年前成功建立分校,解决新生爆满的问题,但接下来却面对管理和拨款的问题。

振中总校坐落在芙蓉沉香路,分校却建在市郊的家丽城,距离七八公里,对管理两校的校长来说,每天驾车来回是相当劳累的事。

卢鸿宾:一笔拨款两校用
振中家教协会主席卢鸿宾形容,其实振中分校连“半津贴”学校也谈不上,因为政府每年只是拨出一笔款项作为学校行政费用,如书记、园丁薪金。

“政府只拨款给总校,分校分文不获,因此,分校的开销只是依靠总校,在这个情况下,振中获得一笔拨款却要用在两间学校,非常吃力。”

他指出,两校每个月一般行政支出大约8000令吉,电费7000余令吉,水费约700令吉,这对振中来说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自掏腰包维修学校
“此外,我们要负担的维修费也不少,虽然我们向教育部申请拨款或津贴,总是完全没有回应,最后,我们只好自掏腰包维修学校。”

他认为,半津贴国民型中学好像是被遗弃的学校,因为大家认为国民型中学是由政府全面津贴,事实上,有很多方面是要靠自己去筹款,才能够维持下去。

“我们已经向政府申请將分校改为二校,即让分校在行政管理上独立,以便更容易处理校务,也不会加重总校的负担。”

他说,目前学校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学生每年开学所支付的杂费,但长此下去不是办法,政府总要设法协助解决振中面对的开销问题。

目前,振中总校学生人数大约1400人,分校约1300人,两校老师共有150人。振中校长林吉福甫於日前退休,目前该校暂由副校长掌校,而分校则有一位分校主任管理。”

1 comment:

  1. ӏ think this is onе of the mοst signіficant
    infο foг me. And i am glad reaԁіng your аrticle.
    But shoulԁ remark on feω general things, The web sіte style is
    gгeat, the агtiсles is really nice : D.
    Goοd job, сheers

    Αlѕo ѵiѕit my ωеb page:
    payday loans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