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6 November 2010

华社误当国中‧常受教部忽略‧国民型中学陷两难

柔佛 2010-11-26 13:56

在不受承认、前途未卜的五六十年后,独中走出了一条路,而改制后的国民型中学,却面对著种种艰难的客观环境,在改制浪潮中浮沉,极须社会关注。

柔北峇株巴辖培华独中,在培华中学改制后不久,重办华文独中。两所改制为国民型中学:利丰港培华中学及昔华中学,在这半世纪以来,犹如背负著一个隱形的歷史大包袱。

根据教总的调查及资讯组的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柔佛州3所国民型中学,包括丰盛港的培智国民型中学,今年共有4千116名学生,245名教师。不改制的独中方面,总学生人数的总和,已达到1万8千多人。

改制初期独中挑战严峻
在华社眼中,国民型中学一直被误认为是国民中学(简称国中),有政府作为经济与发展后盾;在政府方面,由於国民型中学的校地仍属董事会,因此地位、待遇跟半津华小相近。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型中学在华社无法获得像华文独中一般的对待,而且也常受教育部的忽略。另一方面,改制初期的华文独中,却面对了创校以来最大的危机与低潮,包括面对经济及学生来源的严峻挑战。

在柔南区的宽柔中学,同样也经歷一段学生人数下降的时日。不过,到了1979年时,宽中基於校舍有限,实行了史无前例的初一新生入学考试,90年代以来几乎平均有3千多人应考。此外,在2005年,在古来设立了分校。

峇县保存华文中学最完整
柔北区现有5所独中,当中峇株巴辖就佔了3所,包括:创办於1951年的新文龙中华中学,是由新加兰、文律及龙引3区华校统办;永平独中则创立於1957年。

另一所华文独中创办於1940年,原名华侨中学,该校董事会在面临教育法令颁佈衝击时,认为民族教育必须继续,所以坚决不改制;1963年因时势改变,该校易名为华仁中学。

因此,峇株巴辖可以说是保存华文中学最为完整的县属。

中化中学议决不改制
中化中学是麻坡最早成立的华校,创立於1912年,前身是中华学校与化南女校;1924年7月正式开办初中,1945年马来亚光復后復课,两校合併后改名为"中化中学"。

1957年中化中学曾因改制课题而引发罢课学潮;1961年,麻坡中化中小学董事会在中化一小四维堂召开赞助人学生家长大会,议决不接受改制。

在麻县与礼让县尚未分家前,麻县另一所华文中学──培华中学却出现了另一种命运。

培华中学曾引发学潮
培华中学早期与中化中学一样,是由小学部开始,该校於1929年由地方上的热心人士创办。该校初期是在"裕源火较厂",只有区区13名学生,后来迁到当地的广东会所,学生增至30人。

1936年因课室不够用,该校借用华人树胶公会为第二校舍;隨后泰昌公司捐献一片土地,董事部再购买毗邻地段为校地,使该校佔地增至4英亩。

1949年,该校附设初中一,开始了中学教育。1958年因学生增至千人,所以中小学校政分开;次年培华小学部便迁至现在的校址。

办独中收容超龄生
培华中学是紧接中化中学之后,曾於同一个时期因改制课题引发学潮,但培华中学最终还是於1962年改制为国民型中学。

由於培华中学原有的办校准证依然保存,所以当时的培华董事会决定继续开办培华独中,早期多收容被培华国民型拒於学门外的超龄生。

1971年,利丰港紫光阁与当时培华校友会主席吴乃光各捐一块地,促成培华独中建校计划;1975年,培华独中正式迁到培华国民型中学对面的新校地,当时学生只有46人。

掀起復办昔华独中运动
昔加末在第二世界大战过后,当地的中正学校、培正学校、励志学校、中华学校及南华学校合併为"华侨公学",1950年代末,创办初中。1957年中学部迁入新校舍,中小学分办,中学部称为"华侨中学",。1958年该校继檳城钟灵中学之后,宣佈改制为国民型中学,並於1963年易名为昔华中学。

昔华中学的改制,导致昔加末唯一的华文中学,在华文独中名册中除名;不过,1986年3月28日当地掀起了复办昔华独中的运动,此外,昔加末中华公会董事会於今年7月决定再度启动申请复办昔华独中的工作。

柔北独中新生持续增加
2011年度新学年,出现学生人数爆满现象的柔北区独中有麻坡中化中学、峇株华仁中学、龙引新文龙中华中学、永平独中守住原班数,利丰港培华中学的新生人数近年来都在持续增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