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5 March 2011

专家:过度砍伐泥土鬆弛 需大量植树防洪

中国报 柔佛 报导:吴淑缤 March 25, 201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孕育出不少生命的河水,在人为的破坏下,亦能造成许多的破坏。

(新山25日讯)环境学者专家认为,柔州需大量种植浓密树木,才能有效防洪,否则,治水方式不再加以改善,10年后,新山会有更多且无法预料的大水灾发生。


钜资防洪治标不治本

自2006年,南马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重大水灾,柔州政府致力改善州内治水系统,耗费巨资提升防洪机制,如加宽河道、清理河床、加深沟渠等。

5年后,当人们满心期待迎来兔年的到来,日夜不停的长命雨,3天内把柔州多个地区淹没,其中灾情最严重属昔加末、拉美士和麻坡等地。

水灾一发不可收拾,水淹更达三四尺高,造成灾黎逃离家园,对华裔家庭来说是最难捱的一个新年。

豪雨一来,无可避免的引发水灾问题,虽说这与全球暖化,天气变幻莫测的现象所致,但城市的过度开发与发展,是导致气候反常的关键所在。

专家认为,过度的砍伐树木却没做好环境保护,导致泥土鬆弛,大部分泥土随雨水流入河中,河床变浅,无法负荷过多的降雨量,以致水灾处处。

据马来西亚自然协会柔佛分会顾问周国球的观察,许多河道虽被拉直加宽,但工程却忽略在河道两旁重新种植已被砍伐的树木,使这些河流反被破坏。

“即使做再多河道提升工程,没做好树林修复工作,将来还是会面临相同问题,根本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他也曾就此事向柔州国际贸易、工业、能源、水务及通讯委员会主席陈国煌通过电话,告知对方问题所在。

他指出,治水方式若不加以改善,相信再多10年,新山会有更多且无法预料的水灾发生。

阻力减缓引发水灾
小河流不宜改动

小河流有阻力,大河流才不至于不能负荷。

周国球指出,大自然环境环环相扣,在树林的小河就扮演着重要角色,实际上这些河道不宜轻易的被改动。

“大自然底下的小河原本就是弯弯曲曲,对所承载的流水形成阻力,即使雨量增加,河水不会一下就冲入大河,减缓水灾的形成。”

“但往往为了发展或自身利益,小河被迫改道,少了弯曲,也因此少了阻力,使水流动得太快,一下就冲入大河,加上大河泥土堆积问题,河水负荷不了雨水,瞬间成了水灾,让人措手不及。”

他强调,要改善情况,种植的树木的方式不能“三步一小棵,五步一大棵”,反而必须是像树林般浓密的方式。

“只要三五年,这些树木就能发挥功效。”

巫程豪斥贪污种祸根

民主行动党柔州联委会主席兼士姑来区州议员巫程豪指责,政府的发展计划没有良好管理及贪污,是豪雨酿成灾的因素之一。

他提到,在昔加末、麻坡、拉美士、龟咯、或加亨河上游,都面临森林被砍伐,以致水灾或旱灾情况变得严重。

他说,要改善目前情况,需要专家至力研讨,规划重建森林、疏通水道等,以更全面且长远策划,来应对气候变化。

另外,峇吉里区国会议员余德华指出,越来越多的住宅区被开发,破坏了森林原态。

他也认为政府在拨款提升工程时,是否按照当初定下的程序走,也值得探讨。

“例如,原本说要挖掘20寸深的水沟,到最后实际上是否真有20寸深呢?”

他也提到,当他在麻坡参与救灾行动,多数为志愿救灾队伍自掏腰包救灾,反观政府未能及时伸出援手。

陈书北:治水工程奏效
避兰东灾情改善

马华巴西古当区会主席陈书北就指出,政府的治水工程达一定成效,受灾地区灾情已获改善。

曾经是2006年南马大水灾重灾区的避兰东新村,在今年初亦水灾重演。

陈书北说,以数据来看,2006年的大水灾灾黎共2000户,此次灾黎仅200户,最低洼淹水情况也从约10尺降至2尺,受影响幅度明显降低。

他说,政府在南马大水灾后,对重灾区拨款展开治水工程,避兰东河得以挖宽、挖深,并拓宽火车桥下的河肩,使得河水排放得快。

据他观察,2006年南马大水灾降雨量为160毫米,此次则超过200毫米,若非治水工程奏效,相信灾情难以想像。

他说,虽非百分之百杜绝水患发生,最关键在于该河道上游还备有一块2000亩的发展地。

他已呈备忘录给有关当局,一旦有关地段决定发展,将要求保留5%的土地作为蓄水池,届时必能杜绝该区淹水问题。

河道未提升柔北灾情重

柔北河道未获治水提升工程,促使此次灾情较为严重?

据了解,南马大水灾后,政府拟定一系列治水工程,惟工程方向着重于柔南地区,以致柔北一带河道尚未获清理及提升工作,导致此次柔北灾情较为严重。

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师黄露明认为,除了国家发展需要控制,发展的同时也要维护环境,建设蓄水池,暂缓河水过量情况。

他说,每个发展工程若都设有储水系统,先将雨水储存起来,再慢慢排放出去,纾缓河水及地面的负荷量,相信能暂缓形成水灾的可能。

“同样,一般家庭也能以相同方式,在家中储存雨水,用作其他用途。”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