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故文壇大師魯迅,曾經說過一句話:不在沉默中死去。母語教育的課題,因為馬大歷史系教授邱家金帶有國家機器色彩的一席話:‘華小是文抄公’,而鬧得沸沸揚揚。姑且不論其言論如何嚴重抹煞一個弱勢民族在壓迫中的教育貢獻,這位老老先生後來倒是點出了華小現行的教育制度,有必要做出改革。
眾所週知,漢字是至今碩果僅存,仍普遍使用的一種象形文字。基本上,漢字的產生和演變,都有其‘形,音,義’上的考量。因而以華語做母語,不可能將漢字看成是‘蝌蚪文’。漢字的起源從商朝的河洛文化的卦文‘甲骨文’早始,一脈相傳,至今已超過3000年的歷史。而中華文化一直被視為四大古文明中心,并相較其他的古文明中心,也只有漢字能夠淵源流長。
翻開中國的歷史,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也統一了漢字。然而,文字做為一種文化的主要載體,畢境仍屬于傳統的‘士大夫’階級,即讀書人。這意味古漢字,是一種特權份子的專利,一般的農工商階級,只有望與長嘆。也許是有感而發而興之所致,中共開國元老毛澤東,也吹起了文字改革的號角,將繁體字改成簡體字。彼岸的台灣雖然堅持‘正體字’,依舊撐起中華文化的半邊天!
追根究底,華文或漢字在現今社會的普及化,同‘拼音法’有一定的干係。這意味著,華文漢字同其他的語文的學習一樣,有了所謂的‘標準碼’而處在同一個起跑點。一個具備漢語拼音能力,并以華語為母語的小學生,對閱讀課外讀物是沒有問題的!
教育改革的其中一項指標,就是以多元化的方式學習。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同時,學習并不局限在課堂上。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對語文的學習必然從日常生活著手,由簡入深。而在我國,超過一半的華裔家庭以華語溝通;同時超過20%的家庭以方言做母語。因此,小學生的成長和學習,一直處在‘華文華語’的環境下。我們質疑,中華文化的5千年,在這片土地開枝散葉后,應該繼續仿傚古人而強調‘硬背強記’嗎?
常用的漢字在3千至6千字左右,而漢字據說總數超過四萬字,加之書海浩瀚,‘硬背強記’行得通嗎?
‘學習’應該是一種態度。我們不否認‘誦讀唐詩宋詞’或‘背乘法表’是需要的。然而,學習應該是多方面和多元化的,特別是科學的根基是‘懷疑’,惟有大量閱讀,才能獲取真理。而腦神經生理學的研究顯示,學習的形成同神經樹突有關。‘強背硬記’确實可以強化神經樹突的聯系,然而如此也限制了更多神經樹突的形成。這意味‘強背硬記’缺乏靈活和創新。如果中華文化(包括文字)的形成缺乏包容性,那語言的生命就是一灘死水,文字的優美將不存在‘唐詩宋詩元曲’了。
我們認為,強調‘硬背強記’,容易讓人感覺學習是一種‘背多分’的刻板印像。與此同時,看到許多小學生過重的書包,做不完的習題和上不完的補習班,我們不禁懷疑,相關的言論,根本就是為現行畸形的教育制度而‘背書’。
东方日报 南马家天下 17.02.2010
(命名为「强背硬记」好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