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8 December 2008

老街古厝:麻坡没老屋保护法令留或毁?‧市会陷两难!

改建后的建筑与老店屋並排而立,变得不协调,失去和谐美。(图:星洲日报)
麻坡老街原本整齐古老的战前店屋,在时间不停流逝並顺应时代发展步伐的情况下,一些已被拆除或改建,取而代之的是现代风格且构造单调的店屋,古代与现在之间不协调,逐渐失去了古而美之態势。

同是老屋,却风采不一;在斑驳的遗忘与记忆还原之间,老屋的存亡深切关係到麻坡歷史的肯定。(图:星洲日报)
现在,不难发二马路这条老街,改建后的建筑与老建筑並排而立,古时的百叶通气窗及新式的铝製气密窗,一再反映了两个时代的不同价值观,致使麻市的歷史景观渐受到破坏,变得不协调,无法让人感觉和谐之美。

產物突显人类文化素养

不同时代的產物,突显了人类不同时期的文化素养。二、三十年代,不少建筑的墙上镶著图案精美的瓷砖、镶龙嵌凤,都是经典之作;50年代开始,建筑风格改变,没了手艺细腻的雕塑,相对的比起二、三十年代的建筑简朴许多;今时今日,建筑风格更起了大变化,深色玻璃、气密式铝窗,或平淡的墙面,每间的风格几近相似,即单调又无趣。

麻坡市议会並无老屋保护法令,不过,在麻坡发展大篮图,地方政府有將一些歷史悠久的会馆建筑,如漳泉公会,归纳为保护建筑。至於战前老屋,则不受列入范围內。

麻坡市议员李俊滽坦言,没有老屋保护法令,確实令到市议会感到头疼,在批准发展店屋之前,往往面对推毁或保留老屋的难处。

“若是不批,恐会被业主投诉地方政府不跟隨时代进步,一旦批了,不能確保业主不会推毁老屋,以改建具现代构造的高楼大厦。”

“从文化角度来看,那些老屋象徵著不同年代的建筑风格,且具有丰富的歷史,各具特色,可显示出麻坡这个市镇的独特风貌。”

具有古庙风味的石狮雕像和立体雕塑,特色鲜明。(图:星洲日报)
打铁街印象深刻

询及对麻市哪一带的老屋留下深刻印象,李俊滽毫不思索说:“四马路打铁街,凡是市民或游客,那里是必经之路,而几间打铁店传来的叮噹响,让人见识到逐渐失传的传统手艺,是麻坡歷史发展的记录。”

“无奈,仅存的一间打铁店也在今年6月间关闭了,自此,打铁街被淹没在人的脚步底下,市民也只能以老屋追溯过去。”

应保留古建筑构造

所以,他认为,打铁街现有一排的老屋,应儘量保留其建筑构造再作出適当发展。

因承受不了时代洪流的衝击,老屋在神手的推毁下夷为平地;因没有老屋保护法令,导致市议会在批准发展店屋之前,往往面对推毁或保留老屋的难处。(图:星洲日报)
“我们活在现在,不可能再回到从前古老生活,所以,只要不破坏建筑物的结构和建筑艺术,並在修复时带入新元素,就將能让老屋再现光辉。”

他也建议,对於那些受保护老建筑物,政府应该拨款修护,若仅是保留而无发展,则不符合经济效应。

政府应研究老屋保护法令

李俊滽举例,政府於去年7月宣佈將隆雪华堂列为第一批国家文化遗產后,团结、文化、艺术及文物部拨出50万令吉,充作隆雪华堂第一阶段的修护工程。

“这是政府印证隆雪华堂在建筑艺术和歷史方面,具备特色及价值,须永久保存;而麻坡具有特色的会馆建筑,政府也应如此做。”

他表示,地方政府应要研究老屋保护法令,除有效保护老屋之余,也给歷史一种肯定。

同是老屋,却风采不一;在斑驳的遗忘与记忆还原之间,老屋的存亡深切关係到麻坡歷史的肯定。(图:星洲日报)
麻坡文化资產保留老屋成市会当务之急

麻坡是座文化城,老屋可谓是文化资產之一,在推动与维护各族人民传统文化活动之余,保留老屋成了市议会的责任,也是当务之急!

李俊滽认为,老屋受到保护,也要与文化活动或传统手艺相辅相成,以带出麻坡独有文化气息。

他说,许多国家都设有唐人街,而麻坡若要带动文化与经济发展,唐人街概念是可行的。为此,他已在积极策划此概念,盼落实后亦能有效保护古老建筑物。

位於文打烟路两间老屋,墙面皆有花草雕刻,屋主细心保护髹漆且突出花草雕刻色彩,突显古色古香气息。(图:星洲日报)
他指出,麻市每一条街道各具歷史故事,各富有不一样的人文气息,至於唐人街会在哪一条街实行,他心中已有所属,惟现阶段仍不宜对外透露。

“老屋与唐人街,都是麻坡的文化脉搏,要如何去推广是值得各界所关注,而华社团体方面,也应给予相关单位或部门提供意见。”

李氏也强调,真正要把麻坡的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起来,市议会扮演重要角色,不能再以旧思维之管理方式,作出那些对发展无效益的花费。

总的来说,无论你关注麻坡老屋存亡与否,它依旧是麻坡的文化象徵,具有一定代表性;诚如旅游作家翁文豪在一篇文章提及:老屋的构造质感与人文情感的深度和广度,都是麻坡歷史重要的一部份面貌!

星洲日报/大柔佛‧2008.12.2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